发布日期:2025-01-04 16:58 点击次数:159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单大毛】
这两天“谢尔曼M1”火了。网上最新流传的一段抗日神剧视频已经达到了“脑洞已经突破天际”的新高度。这段视频的对话是这么说的:
问:“一战时期,德国最著名的坦克是什么?”
答:“报告,谢尔曼。”
回:“谢尔曼M1,坐!”
补充到:“射速每分钟三百五十发,穿甲、爆破燃烧瞬间完成......是战车里的豪杰。”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段视频或截图就坐不住了,纷纷吐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还有些同学则脑洞大开ps恶搞出了各类“谢尔曼M1”。比如
又比如
还比如
恶搞归恶搞,不过从严肃兵器史出发,我们还是应该给一战德国坦克和谢尔曼正下名。
一战时期德国坦克和谢尔曼毫无瓜葛
坦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1915年8月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英国诞生,后经改装投入实战,这被称为坦克的鼻祖。此时的坦克更像个笨重的平行四边形怪物,当时为了迷惑德军,英国人将运往索姆河战场的这些大家伙,以海军专用名词TANK(水柜)来代号称呼。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整个一战时期的坦克主要是英国、法国、德国生产的。当时德国人在索姆河会战中被英国人的“水柜”深深震撼,他们发现这种新式武器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了德军防线。德国战地记者在一篇报道中写道:“当德军哨兵于薄雾中爬出他们的堑壕,伸长脖子窥探英军动向时,突然感到自己的血液似乎要凝固了,只见两个神秘的怪物正越过一个又一个弹坑朝他们隆隆逼近,仿佛就要在身边发生地震一样。他们惊慌失措,目瞪口呆,仿佛四肢都已无法动弹。怪物虽然缓慢前进,且有些蹒跚摇摆,但没有什么障碍能阻止他们。”于是,为了对付英军的威胁,德国人在研制口径13毫米的T型反坦克步枪的同时,于1917年开始制造代号为A7V的坦克。
A7V的全名是Allegmeine-Kriegs-Department 7,意思是“第七统战部交通分部”,它作为德国的第一种坦克而载入德国战车发展史史册,也保持着目前为止世界上载员最多的坦克世界纪录,载员达到18人(比现在的中巴客车装的还多)。受当时德国国内资源和国内工业水平的限制,到1918年9月,德国生产包括样车、试验车、改进型共22辆投入战场,其中还包括A7V的改进型——A7V-R战场输送车。A7V坦克为典型的箱式结构的坦克,拿现代的观点看,它更像一辆装甲车。方方正正的壳体,众多的武器,活像一个“活动堡垒”。
“M1”其实是“谢尔曼”孙子辈的坦克!
这部神剧的编剧大概想表达的应该是谢尔曼M4型坦克。之所以误称为“谢尔曼M1”,可能是把谢尔曼M4和艾布拉姆斯M1弄混了吧?M4 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开发、制造的款非常成功的中型坦克,通称“谢尔曼(Sherman)”,又译为“雪曼”或“薛曼”,这个名字是英国军队起的,来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北方联邦军的威廉·特库塞·谢尔曼将军。一般来讲,我们平时称呼坦克都直接称其型号,比如:这款坦克更多人称其为M4,而不是谢尔曼,这样既方便记忆,也方便书写和称呼。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但不管怎么实验、改进、变型,都叫M4系列而不是M1,比如M4A1、M4A2、M4A3......就如同一个家族的名字怎样变但姓氏不会变。据统计,整个M4系列坦克总产量高达49234 辆,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客观讲,M4系列坦克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好的中型坦克,但因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再加上盟军将领们的精明指挥,使得M4系列中型坦克在盟军的陆军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为二战后西方坦克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多数人认识了解M4坦克是通过二战时期的北非战场。当时在北非作战的英军不断遭到“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领导的德军蹂躏,不得不退到阿拉曼地区进行防守,并且已经无路可退危在旦夕。就在这时,美军火速提供了400辆M4中型坦克补充到由蒙哥马利元帅领导的英第8集团军手里。随后,在英制“十字军”和“瓦伦丁”型巡洋坦克的配合下,M4坦克向德军阵地发起冲击。经过12天激战,英军大败德军非洲军团,隆美尔元帅为首的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北非战场局势迅速扭转。
中国抗战时曾短暂拥有过“谢尔曼M4”
许多人也许会产生疑问,在我们的记忆中,解放前的中国,坦克——这种“奢华”的武器好像跟中国人压根儿就没什么关系。实际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确实是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无力自行研发坦克。但当时通过向各国列强购买,在短期内也形成了“万国牌武器”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奉系军阀张作霖,中国拥有了第一辆坦克。1919年,法国干涉苏俄派遣了少部分的雷诺FT-17到海参崴,后来这批坦克辗转到了张作霖手上,算是开辟了中国坦克史。也许是用着还不错,1922年张作霖以“农用拖拉机”的名义向法等国又订购了36辆(也有说24辆)“雷诺”FT-17型坦克,并以这些坦克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装甲部队。但在九一八事变后,这些坦克大部分都落入了日本关东军手里,奉系装甲部队毁于一旦。
至于谢尔曼M4坦克与中国的渊源,这就不得不提及抗战后期的中国远征军了。历史资料显示,1943 年美方为中国驻印军的战车营提供了35辆M4A4中型坦克,之后在1944年初盟军打通滇缅公路的战斗中发现中国战车营使用的M3A3 轻型坦克装甲保护力实在不足,同时又鉴于中国战车部队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所以美方特意又向中方提供了可装备一个连(17辆)的M4A4中型坦克,用以加强其战斗力。最终中国驻印军中美第一临时战车群的战车营总共收到了美方提供的M4A4中型坦克共52 辆(名义上是提供给中方部队,而实际上多为中美双方装甲兵共同所使用的)。这些M4A4中型坦克到位后很快就被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给在缅北地区的日军以重大杀伤,为缅北反攻作战立下汗马功劳,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军方面收回了这些M4A4。
拍电视剧的应该向今天造中国坦克的人学习
笔者认真看了这部名叫《海上孟府》电视剧的这段剧情(第27集34分钟左右)。实际上,编剧的初衷是想通过描述外国坦克先进强大,反衬中国抗战时工业落后以及爱国志士的理想壮志和勇敢精神。但是可能由于历史课是体育老师教的等原因,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让笔者一向喜欢的演员段奕宏成了个笑话,真是一个悲哀的故事。这其实是这些“抗日神剧”的通病:没有以严谨的态度对历史和艺术,只想着靠几个小鲜肉的面孔来圈一把钱,能粗制滥造就粗制滥造,能脑洞大开就脑洞大开,以这样的心态生产电视剧,如何能不闹笑话?如何对得起当年在坦克前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们?
拍“抗日神剧”那些人其实真正需要学习的,恰恰真是中国造坦克的那些人。中国的坦克发展起步非常晚,甚至到新中国成立之时,还不能生产一辆哪怕是轻型的坦克。但中国军工人以忘我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态度在这个行业追赶了60多年,到了今天,中国最新的坦克99A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美国M1A2主战坦克的水平,跨入世界上最先进坦克的行列。今天世界上没人敢笑话中国的坦克?希望未来有一天,中国的电视剧也能赢得世人真正的尊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